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
姚秦指後秦時代。此經譯於後秦。三藏指經、律、論。經藏詮定學,律藏詮戒學,論藏詮慧學。古時的法師分得很嚴格清楚,通達經藏的稱為經師,通達律藏的稱為律師,通達論藏的稱為論師。經律論三藏均通達的才稱為三藏法師。即以三藏之法為我的老師,亦以三藏之法而為人的老師。
梵語鳩摩羅什,中文譯曰童壽。鳩摩羅什童年時已悟到萬法唯心的道理,後來通達三藏,辯才無礙,說法時就好像一位高壽的老法師。童年而有高壽之德,故名童壽。
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師,他老人家嚴持戒律,所以感到天人送供。每日中午前有天人送飯供養。有一次,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:「中國譯經的法師很多,為何只有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經典,最為後人所歡喜受持?」天人說:「羅什法師曾經替過去七佛翻譯經典,源遠流長。所翻譯的經典深達佛意,所以得到諸佛護念,龍天擁護,人人歡喜受持。」
羅什法師臨終時發誓:「若我所譯經論不違佛旨,願我火化時,舌根不壞。」果然火化後舌根沒燒成灰。証明法師所譯經論深達佛意,我們應該歡喜信受。
現在開始解釋此經內容。
所有佛說的經,經文都分為三大分:初序分,正宗分、流通分。最初發現將佛經分為三大分的是晉朝道安法師。但是當時的人批評他「割裂佛經,罪過無邊。」到了唐朝玄奘法師傳來親光菩薩的「佛地論」,才知道印度早已經將佛經分為三大分,於是後來的人又改讚道安法師為「彌天高判」。
道安法師不但提倡把每部佛經的經文分三大分,亦提倡所有出家人姓釋。從前的出家人跟師父姓。如果師父姓陳,徒弟就改姓陳。道安法師就認為:「四河入海,無復河名。四姓出家,同名釋種。」主張所有出家人應該姓釋。
如是,我聞,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此段文稱為通序。一切佛經的開始通通都是一樣,具足六種成就,以六種成就証明為佛所說,故又稱証信序。為什麼一切佛經都是以如是我聞此六種成就為開始呢?
釋迦佛將入涅槃時,阿難尊者請問佛四個問題:
(一):「佛住世時,佛弟子依佛而住。佛滅度後,依何而住?」佛云:「依四念處而住。」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下文三十七道品有解釋。
(二):「佛住世時,佛弟子以佛為師,佛滅度後以何為師?」佛云:「以戒為師。」
(三):「一切佛經應如何開始?」佛云:「如是我聞,此六種成就。」
(四):「惡性比丘搗亂時,佛在世有佛調伏。佛滅度後如何調伏?」佛言:「默而擯之。」即是不要跟他們講話,讓他們自己離開。
是故所有佛經都是以「如是我聞」等六種成就為開始。現在詳細解釋。
「如是」,是信成就。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。若人信心清淨,就能入佛法。若人不信,不能入佛法。如何信呢?信佛是不誑語者,不異語者。信我如是念佛,如是一心不亂,如是心不顛倒,即得如是往生極樂淨土。是謂信成就。
「我聞」,是聞成就。佛法謂一切法空,一切法無我,怎麼佛經一開始就說「我」呢?這是隨順世俗的方便法。「我聞」即阿難尊者親從佛聞。
「一時」,是時成就。釋迦佛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說法的。眾生甚麼根機成熟,佛就給他們說甚麼法。現在是眾生淨土根機成熟而說淨土法門的時候,故云「一時」。
「佛」,指釋迦佛。是說法主成就。
「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」,是佛說法的地方,名為處所成就。舍衛國乃當時印度的大國。國王名波斯匿,太子名祇陀。波斯匿王有一位大臣名須達多,他不但大富大貴,而且又是一位大慈善家,時常救濟孤獨窮苦之人,大家都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。他想找一個理想的地方給佛僧居住。結果找到祇陀太子的花園。他跟太子商量出讓他的花園。太子根本不想賣,所以半開玩笑的說:「如果你把花園布滿黃金,我才賣給你。」給孤獨長者立即將家內的黃金運來,把整個園地布滿黃金。但是樹及樹底就沒辦法鋪上黃金。所以樹仍然屬於祇陀太子。太子被長者的誠意感動,立即自願將所有樹送出,大家一起成就供佛的功德。佛知道後,就為這座花園立名為祇樹給孤獨園。意即:祇陀太子的樹,給孤獨長者的花園。
「與大比丘僧,千二百五十人俱」,是眾成就。
男子出家稱為比丘,女子出家稱為比丘尼。比丘是印度文,具有三種意思:一.乞士。上乞法以養慧命,下乞食以養色身。二.破惡。比丘能破見思煩惱惡,所以稱為破惡。三.怖魔。比丘登壇受具足戒後,成為僧寶。地行夜叉即時向天上高聲讚美:「善哉善哉,此處有正信男女,如法出家,當使人天增勝,修羅減損。」在天空之中的空行夜叉聽到,又立即高聲向上讚美。在天上的天行夜叉聽到後又跟著讚美。聲音傳到第六天的魔宮,魔王聞已,心生恐怖。天魔認為所有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,現在比丘出家即是出三界之家,那麼他的子孫就會減少,所以心生怖畏。因為含有以上三種意思,所以古人翻譯比丘的時候,只譯音而不譯意。
「僧」,梵語僧伽耶,譯作和合眾。分理和及事和。同証無為之理,稱為理和。嚴格來說,出家眾是修無為法,不是修有為法。修無為法才可以了生死。無為法不生不滅,是諸法的實相。有為法有生住異滅,稱為妄,是生死的根本。但是理由事顯,所以和合眾必定包括事和及理和。事和有六種:一.身和同住。二.口和無諍。三.意和同悅。四.戒和同修。五.見和同解。六.利和同均。所以出家眾又稱六和僧。
「千二百五十人」,乃佛的常隨眾。為什麼特別稱他們為大比丘呢?因為他們都受到天王及當時的國王所敬仰,而且亦是有大智慧之人,所以稱為大比丘。
佛成道後,先度阿若憍陳如五比丘,再度迦葉三兄弟。他們就是優樓頻螺迦葉、那提迦葉、伽耶迦葉。三兄弟都是外道的首領,共有一千弟子。他們跟佛出家時,其一千弟子亦出家。佛後來度了舍利弗、目犍連兩位尊者。他們未出家前亦是外道首領,各有弟子一百。後來他們亦率領弟子隨佛出家。另外耶舍長者子亦帶領五十位同修從佛出家。前後合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略去零數,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。他們很感激佛度脫生死之大恩,所以時常跟隨佛,稱為常隨眾。
皆是大阿羅漢,眾所知識。
阿羅漢是果位,比丘比丘尼是因位。阿羅漢亦含有三種意思:一.殺賊。殺盡心中煩惱賊。二.無生。因為見思煩惱已斷,不再流轉生死,故稱無生。三.應供。羅漢一切漏已盡,應受人天供養。何謂一切漏已盡?「漏」,即煩惱之意。煩惱令人漏落生死,稱為有漏業。亦引申為凡是令人再受生死輪迴的,無論善業惡業,都稱為有漏業。
例如著相布施,令你要再受生於人間或天上享布施之福。惟是有生必有死。所以著相布施雖然是善業,但是屬於有漏之福。不著相布施就令人超出三界生死。所以只有修無漏業,才不會漏落三界。
現在說阿羅漢一切漏已盡,指其斷盡三界生死。既然羅漢不漏落生死,他們就是出世的聖人,應受人天供養。而且供養他們的人亦得到福報,所以羅漢又稱為應供。
為何稱此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稱為大阿羅漢呢?因為他們都是回小向大,即捨棄小乘,回向大乘的羅漢。所謂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。」所以稱為大阿羅漢。
「眾所知識」。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代佛轉法輪,自利利他。當時的人不但知道他們的名字,亦認識他們的面貌,故云「眾所知識」。
長老舍利弗、摩訶目犍連、摩訶迦葉、摩訶迦旃延、摩訶俱絺羅、離婆多、周利槃陀伽、難陀、阿難陀、羅羅、憍梵波提、賓頭盧頗羅墮、迦留陀夷、摩訶劫賓那、薄拘羅、阿樓陀,如是等諸大弟子。
彌陀經不簡單。不但包含有門,亦包含空有二俱非的不二法門。八年前我在香港第一次講彌陀經,之後亦於多倫多、澳洲的悉尼及墨爾砵重講。每次講都有所補充或刪減。於是立定決心,把彌陀經的講義從新編排。
本來十六位尊者就有十六個故事,從這些故事,我們可以知道一些佛教的典故,及釋迦佛與弟子當時的生活情況。但因為時間問題,十六個故事留待將來有因緣才說。(請看十六尊者網頁)
並諸菩薩摩訶薩,
梵語菩提薩埵,簡稱菩薩。摩訶譯曰大。摩訶薩即大菩薩。菩提即佛道,薩埵即有情,指眾生。菩薩摩訶薩譯曰大道心成就眾生。「大道心」即上求佛道,「成就眾生」即下化眾生。上求佛道屬自利,自利最好修淨土。下化眾生屬利他,利他亦最好弘揚淨土。
文殊師利法王子,阿逸多菩薩,乾陀訶提菩薩,常精進菩薩,與如是等諸大菩薩。
文殊師利法王子於菩薩中智慧第一。阿逸多菩薩即彌勒菩薩。兩位菩薩的事蹟亦留待將來有機會才說。(請看網頁文殊師利菩薩及阿逸多菩薩)
「乾陀訶提」譯作不休息。「常精進」,常即不會間斷;精指純而不雜。因為恆常精於一門而修行,所以有進無退,故稱常精進。本經以不休息菩薩及常精進菩薩作我們的榜樣,亦是釋迦佛藉此兩位菩薩指出,若發願求生淨土,便需長時無間斷的精於念佛。千萬不要今天念佛,明天持咒,後天又改為參禪。這樣雜而不純,不稱為精,亦難有進步,難可得一心不亂。其實一個人如果不願精於一門修行,只有兩個原因:一.因為沒有信心。二.因為太心急。
「與如是等諸大菩薩」。還有很多與上來四位一樣地位的大菩薩都來聽法。既然來參與法會的大菩薩很多,為什麼只列出上來四大菩薩呢?這裡傳遞了一個很值得大家思考的信息:
很多人以為無知識的人才持名念佛,誰不知沒有知識的原來是他們本人。因為他們沒有佛學知識。看──文殊菩薩智慧第一。彌勒菩薩下生成佛,他自己亦有淨土在兜率天,但是彌勒菩薩仍然來隨喜這個法會,作影響眾。文殊與彌勒兩位大菩薩,他們都相信持名念佛這個至簡單、至直捷的離生老病死苦法門。我們智慧不及文殊,功德不及彌勒,更加應該要相信。信了之後就要發願往生,發了願後就要實行。行的方式很簡單,就是老老實實,日夜只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不雜任何花巧。如是精進不息的修行,往生必定有把握。
及釋提桓因等,無量諸天大眾俱。
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,亦是民間所說的玉皇大帝。忉利天在須彌山頂,是六欲天的第二層天。
「無量諸天」,指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禪天的天人,眾多無量。天上的人雖然有天的快樂,但仍在三界輪迴之內,所以亦未離苦。如果聽聞到阿彌陀經,亦會發願求生淨土。
「大眾」指四眾弟子及八部鬼神。淨土法門是三根普及,所以除了菩薩、聲聞之外,天、人、天龍八部、鬼神等都聚集一處,聽釋迦佛宣說此一部阿彌陀經。
問:「經中列舉聽法大眾有三類:第一,聲聞眾。第二,菩薩眾。第三,天眾。聲聞是小乘人,菩薩是大乘人,為何把小乘弟子排列於菩薩眾前呢?」
對於這個問題,藕益大師曾經加以解釋:
聲聞眾排列於前有三種理由:
講到此處,我想賣一下廣告:希望年青的居士發心出家。出家可以延續佛的法身慧命。釋迦佛制戒時規定,在家弟子不可以收徒弟,只有出家二眾才可以收徒弟,可以傳授三皈五戒。如果在家弟子都不發心出家,僧寶沒有承繼人,誰去講經說法?誰為我們傳授三皈五戒呢?佛教就會滅亡,所以佛的法身慧命都是依賴僧寶而延續的。
有以上三種理由,所以將聲聞弟子排列在先。
菩薩眾排於第二位亦有三種理由:
天人眾列第三亦有三種理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