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 | 卷三 | 卷四 | 卷五 | 卷六 | 卷七 | 卷八 |
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摘要──卷六
須菩提何以又名慧命須菩提?
凡夫以壽為命,壽命一百歲就有一百歲命,會有終結的一日。佛及法身菩薩皆以法為身,法身又以慧為命,不會有終結之日。須菩提得到空三昧,與般若波羅蜜很相應;般若就是法身慧命,所以須菩提稱為慧命須菩提。
須菩提是否真的有能力教授菩薩般若波羅蜜呢?聽一下須菩提怎樣說:
「敢佛弟子所說法、所教授,皆是佛力。一切聲聞辟支佛,實無力能為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。」
須菩提的意思是:「我乃承佛威神力加持,而為菩薩講說般若波羅蜜;不是我自己的智慧能力。就算集一切聲聞辟支佛的智慧力,都不能夠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,何況我一人的智慧。」菩薩智慧甚深,就算很顯淺的佛法,二乘人皆沒有能力演繹給菩薩知,更遑論是那麼深奧的般若波羅蜜。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,應如是思惟:何者是般若波羅蜜?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?是誰般若波羅蜜?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,如是念:若法無所有,不可得,是般若波羅蜜」。
須菩提認為,修般若波羅蜜的菩薩,首先要知道般若波羅蜜的體,故一開始即言:「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思惟,何者是般若波羅蜜?」
般若波羅蜜,體本真實,是一切法之實相。實相是不會被破壞的,因為實相無相,無相則不會被破壞。故般若波羅蜜不會被破壞。無論有佛無佛,常住不異。般若波羅蜜亦不是由佛菩薩所創造出來。
行於中道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如何行於中道呢?例如:常,是一邊,斷滅是另一邊;常與斷滅各在一邊,而成有對待的二法。離此二邊,行於中道,名為入不二法門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又例如:有,是一邊;無,是另一邊。離有離無,行於中道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菩薩入不二法門,不執著常、不執著無常,甚至不執著亦不可得,就是行於般若波羅蜜。
須菩提又要大眾觀一下,「是誰般若波羅蜜?」般若波羅蜜是屬於誰的?
佛法有兩種:(一)世諦法。(二)第一義諦法。先講世諦法。世,即是世間、世俗;諦,即是道理。世諦即是世間法;世俗人所知的道理,叫做世諦,又叫做俗諦。若依世俗諦而言,般若波羅蜜屬於菩薩。
凡夫有種種罪業,心不清淨,所以般若波羅蜜不屬於凡夫。不是般若波羅蜜遠離凡夫,是凡夫遠離般若波羅蜜。因為般若波羅蜜完全清淨。般若波羅蜜要你捨去五欲六塵,這是凡夫所不願意的;亦是凡夫不愛樂般若波羅蜜的原因。例如,蒼蠅永遠不會飛到蓮花處,因為蓮花很潔淨。蒼蠅喜歡停留在污穢的地方。凡夫喜歡五欲六塵,就像蒼蠅喜歡停留在污穢的地方一樣。所以,是凡夫遠離般若波羅蜜,不是般若波羅蜜遠離凡夫。
二乘人雖然很想多聽多聞般若波羅蜜,惟是無慈悲心,不願入生死海度眾生,亦不願為眾生而學種種法門。二乘人很討厭這個世間,一心向着涅槃,不想學道種智和一切種智,所以不能夠具足般若波羅蜜,不能到達佛道的彼岸,因此,般若波羅蜜亦不屬於二乘人。
菩薩修般若波羅蜜,成佛時,般若波羅蜜不再名般若波羅蜜,轉而稱為一切種智,所以般若波羅蜜亦不屬於佛。總括來說,般若波羅蜜不屬於佛、不屬於二乘人、更不屬於凡夫,只屬於菩薩。這是世俗諦的解釋。
於第一義諦而言,一切法無我、無眾生,一切法空,般若波羅蜜亦空,所以無般若波羅蜜之法,亦無能得般若波羅蜜的人。故須菩提謂若菩薩觀到一切法無所有、不可得,就是行於般若波羅蜜。
問:凡夫要知道善惡果報,例如修五戒十善就生天,造十惡業則墮地獄。凡夫知道了果報的相後,就會分別哪些是善、哪些是惡。分別了之後即取善捨惡,修十善道。何以般若經說:一切法無相?那豈不是無善惡因果?
答:為初學佛的人,一定要講善惡因果的相,令他們避惡趨善,這是修行的基礎。惟是他們仍然有一個我相在,有我則有生死。般若經是為求解脫生死的人講說無相。觀五蘊空,無我相;無我,誰受生死?有我,業力就牽着「我」入生死;無我,就無「我」入生死,則永遠脫離生死輪迴。十善的果報是世間因果;無我、無生死是出世間因果。二乘人只不過是證到無我相,所以能夠出三界的生死。
我相雖然空了,進一步就要空法相。一切法無相,若取善法的相,亦是有所執著,應該是善法亦無相,無相亦無,無相亦不可得。即是以般若為體,行於十善,就是出世間的十善法。
若菩薩觀到「外,一切法無相」;惟是「內,就說我是能觀一切法無相之人」,亦是墮於有我相之中。又或者,菩薩認為「外,一切法無相;內,無我相」,認為這樣就是修般若波羅蜜,他亦一樣墮於有相之中。應該是,外,無一切相;內,無我相。無相亦無,無相亦不可得,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,這樣才是真真正正修般若波羅蜜。
當須菩提教授菩薩般若波羅蜜之時,舍利弗為了引起更多討論,於是請問須菩提:
「菩薩摩訶薩云何行六波羅蜜時淨菩薩道?」
意謂新學般若波羅蜜的菩薩,修行六波羅蜜時,如何淨菩薩道?
何謂淨菩薩道?淨,即是清淨的淨。此句淨字作動詞用。淨,即是去除道路中的荊棘雜草。若菩薩知道三界內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無常,就不會住於三界的果報;不住三界果報,三界的煩惱就即時斷。煩惱乃菩薩道上的荊棘。煩惱一斷,菩薩道就清淨。
在座很多居士都是初發心的凡夫菩薩。初心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時,如何才能夠淨菩薩道?須菩提就以布施波羅蜜為例,指出布施有兩種:一種是世間布施,一種是出世間布施。其餘五波羅蜜亦一樣,分世間及出世間兩種。若我們布施時,認為有我布施,有眾生來接受布施,我無慳貪,我是施主,我能施一切,我現在修行布施波羅蜜;是以有所捨的心去布施,希望得到回報或者稱讚。那布施便有我相、眾生相及財物相。著了這三個相的布施,是世間布施。因為著了我相、人相和布施相。著,即是住,就要下一生住於世間享受果報。惟是有生必有死,生生死死,都不能夠出離這個世間,故名世間布施。
若布施時,我相不可得、受者相不可得、財物相不可得,亦不求任何福報,就是出世間布施。出世間布施才名為布施波羅蜜。因為在下一生不會再住於此世間享受果報,就能夠出離世間,到菩提的彼岸,故名出世間布施波羅蜜。
是故布施時,應該內、不見有我相;外、不見有受我布施的人相;中間、不見有財物的相,是為三輪體空,就能夠超出世間。如果著相布施,就要留在世間享受福報,不能夠出離。住在這個世間,就有生老病死苦、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陰盛苦、煩惱亦隨之而起,則不能夠開出一條清淨的菩薩道。
如何才能夠隨順般若波羅蜜行呢?有眾生於無量世積集無量福德,又經過無量世的修行,因此煩惱薄。煩惱薄自然根性猛利,一聽聞般若波羅蜜,即時信受奉行,絕無半點懷疑。同時
亦以大悲心救眾生苦,此人必定是行菩薩道的菩薩,他們能隨順般若波羅蜜行。
二乘人沒有大悲心,所以不會明白菩薩道,不能夠隨順行般若波羅蜜。換言之,隨順般若波羅蜜行,即是不離大悲心而能觀一切法空。菩薩要悲智雙修才可以成佛。有智無悲就不會憐憫眾生苦;有悲無智又太過感情用事。應該要悲智雙修,成佛之後,悲智雙運度眾生。
爾時,釋提桓因白大德須菩提:「菩薩摩訶薩云何應住般若波羅蜜中?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?云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?」
釋提桓因又名帝釋,乃忉利天主,住於須彌山頂喜見城。忉利是印度文,中文譯做三十三;因此忉利天中文名為三十三天。須彌山頂四邊各有八天,中間一天是喜見城,就是釋提桓因所居住的地方。他統領三十三天,稱為帝釋天王。
釋提桓因過去有一生,名叫憍尸迦,他帶領三十二位好朋友一齊修福德,三十三人命終後都生於三十三天。因為憍尸迦曾經領導其他三十二人修福德,所以成為三十三天的天主,名為帝釋天王,其他三十二人是大臣。所以在下文,釋迦佛與須菩提皆稱呼他為憍尸迦。
釋迦佛命須菩提教授初心菩薩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很善巧、很深入淺出的講說般若波羅蜜,在座的天眾皆法喜充滿。帝釋見到許多天子的道心已經純熟,只要再鼓勵一下就會發菩提心,所以請問須菩提三個問題︰
1.菩薩如何深入住於般若波羅蜜?
2. 何謂般若波羅蜜?
3.菩薩如何行般若波羅蜜?
須菩提首先回答第二條問題︰「何謂般若波羅蜜?須菩提言︰
「菩薩雖觀一切法,亦無法可得,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。」
菩薩觀五蘊皆空,空亦不可得,才是般若波羅蜜。簡而言之,不可得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回答此問題亦即是同時回答了第三個問題︰「菩薩如何行般若波羅蜜?」既然不可得就是般若波羅蜜,菩薩以無所得心行六波羅蜜,就是行般若波羅蜜。
須菩提回答了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後,就回答第一個問題︰「菩薩云何應住般若波羅蜜中?」須菩提就以「所應住」、「所不應住」來回答。
「色是常,不應住;色是無常,不應住。受想行識亦如是。」
此一小段經文的意思是指出不應該住於二邊。
何謂二邊?常、是一邊;無常、是另一邊。苦、是一邊;樂、是另一邊。淨對不淨;我對無我;有對無;各在一邊,是謂二邊,又名對待法。不落於二邊,是般若波羅蜜之體,又稱為不二法門。所以,菩薩行於中道就是行於般若波羅蜜中。
應該如何住於般若波羅蜜中呢?須菩提就回答:
「非住、非不住。」
即是說,於一切法中無所住;無所住心亦不住;不住亦不住,就是非住。非住,就是真正住於般若波羅蜜中,亦即非不住。
當時在座的菩薩及大阿羅漢請問須菩提︰-
「般若波羅蜜,如是甚深難見、難解、難知、寂滅微妙,誰當受者?」
般若波羅蜜無相,難以捉摸,故甚深。般若波羅蜜非以思惟心可見其真實義。若以思惟心則落於有見,則與般若波羅蜜相違。當你心行處滅之時,內心無一個妄想,才可以見到,所以般若波羅蜜是難見。
般若波羅蜜亦不是用語言文字可以解釋到。般若波羅蜜,你不可以言其有,又不可以言其無;不可以言其非有非無,非非有非非無。用語言文字解釋,好可能令人著了語言文字相,一著文字相,又與般若波羅蜜互相違背,故般若波羅蜜是難以用語言文字解釋,亦因此難以令人清楚知道。
般若波羅蜜能夠滅除貪瞋痴煩惱;煩惱滅就是寂滅,故般若波羅蜜是寂滅。般若波羅蜜勝過出世間二乘人智慧,所以是微妙。
甚深、難見、難解、難知、寂滅、微妙的般若波羅蜜,誰人能信受呢?
有四種人能信能受:
1.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會著一切相的不退轉菩薩,印度文名叫阿鞞跋致。
2.已經斷掉煩惱的阿羅漢,因為無貪瞋痴煩惱,所以無所著;無所著就是般若,是以阿羅漢能信、能受般若波羅蜜。
3.聲聞的初果須陀洹、二果斯陀含及三果阿那含,雖然還未斷盡煩惱,惟因為信力的關係,都會信受般若。4.有善根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他們種下深厚善根,時常親近善知識,因此智慧清淨,根性猛利,故能信、能受般若波羅蜜。
「爾時,佛觀四眾和合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及諸菩薩摩訶薩並四天王,乃至阿迦尼吒諸天,皆會坐。」
上來釋迦佛與弟子談論般若波羅蜜,般若經卷將會流傳後世,後世人如果得到般若經卷,依法修行,受持讀誦,有何功德呢?現在四眾弟子及天人齊集,正好開始講般若經的功德。
「佛告釋提桓因︰憍尸迦,若菩薩摩訶薩、若比丘、若比丘尼、若優婆塞、若優婆夷、若諸天子、若諸天女。」
上來釋迦佛演說般若波羅蜜,以出家人為證明,證明般若能帶領三乘人出生死。佛出家弟子之中,以舍利弗及須菩提為大弟子。舍利弗智慧第一,須菩提以空三昧第一,所以釋迦佛較多與舍利弗及須菩提談論般若。惟是一說到般若經功德,釋迦佛就對居士講。因為居士愛好功德,多於愛好智慧。居士之中,以帝釋天王為大,是以釋迦佛對釋提桓因說般若經功德。
「於是般若波羅蜜,若聽、受持、親近、讀誦、為他說、正憶念,不離薩婆若心。」
聽,即是聽般若經。受持,領受在心名受,憶念不忘名持。因信力的關係,領受般若經之經文於心;又以念力關係,念念憶持不忘般若經的經文,是為受持。正憶念,即每一念都不會落於空、有二邊。親近,即時常詢問有關般若經卷的疑問。
若有任何四眾弟子或諸天,無論他們聽般若經,受持般若經,或詢問、讀誦、又或為他人宣講般若經,自己又時時正憶念般若波羅蜜。「不離薩婆若心」,薩婆若解做一切智;般若經又將薩婆若解做佛智。不離薩婆若心即是不離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的菩提心。
「是人,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。」
魔,指自在天王。我們現在是住在欲界。欲界有六層天︰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他化自在天位於六欲天最頂層。因為他化自在天王障人修行,故名自在天魔。佛經所說的魔王或天魔,就是指「他化自在天魔」。雖然他有福德,生於自在天,但是他有邪見。天魔認為所有欲界眾生都是他的人民,欲界內的眾生無論如何生死輪轉都不可能離開欲界;即始終都是魔王的人民。我們現在是住在欲界內,就算修四禪八定,上生色界天或無色界天,當天福亨盡之時,就會再墮落欲界,是以魔王不會憂慮自己人民會減少。
但是,若有佛菩薩出現世間化度眾生,令眾生出三界生死,即是出離欲界、色界和無色界,那魔王的人民就會減少,故魔王非常瞋恨佛菩薩,以佛菩薩為怨家。如果是不退轉菩薩,就算魔王起惡心,都不能夠加害他們;未得不退轉的菩薩,就容易被魔王所害。釋迦佛就教我們首先發菩提心,發了菩提心後,就要聽受、讀誦、正憶念般若經,甚至為他人講說般若經。如是,十方諸佛就會護持我們直至成佛,使魔王不會有任何機會妨礙我們修福修慧。
魔有四種︰1.煩惱魔。即貪瞋痴煩惱,能害我們的身心,故名魔。2.五陰魔,又名五蘊魔。由五蘊和合而成的身心,能生起種種憂愁苦惱,所以又稱為魔。3.死魔。4.自在天魔。害人慧命,損人功德,故名魔。
四種魔之中,真正的魔是自在天魔;其餘煩惱魔、五陰魔、死魔,不是真的有一個魔的樣子,只因為都損害眾生,所以通稱為魔。如果我們有般若,四種魔都莫奈何。般若能斷煩惱──煩惱魔沒。般若令我們到涅槃彼岸──五蘊魔和死魔滅。因為沒有煩惱,魔王亦沒有機會引你造業。例如你沒有貪煩惱,就算魔王說地上有一塊黃金,你也不會拾起來據為己有。
「是善男子善女人,終不橫死。何以故?是善男子善女人行檀波羅蜜,於一切眾生,等心供給故。」
檀波羅蜜,即是布施波羅蜜。
何謂橫死?死於天災橫禍或任何意外死亡,都是橫死。
我們要時常布施一切眾生,對於貧病的贈醫施藥,此乃財施;對於孤苦伶仃的,我們更加要憐憫他們,多探訪慰問他們,此乃無畏施。不是說一切法空,就什麼也不作。不要忘記「空即是色」。是以我們仍然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。布施時要以平等心、善心、謙虛心去布施,不可有偏頗,而且布施莫望報。布施而希望回報,就是以有所得心去布施,功德反而少,亦不名布施波羅蜜。以無所得心、平等心去布施,才名布施波羅蜜,而其中的一種果報就是不會橫死。
我們要愛惜所有生命。經文中所說的一切眾生,是包括一切畜生。不但不應該食其肉,更不應該打、駡、甚至虐待牠們。
「是諸天中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未聞是般若波羅蜜,未受持、親近,是諸天子,今應聞、受持、親近、讀誦、正憶念、不離薩婆若心。」
釋迦佛繼續對帝釋天王說如果有天人已經發菩提心,但未曾聽聞般若波羅蜜,亦未受持親近的話,現在就應該來聽般若經、受持般若經、還要時時討論、詢問、讀誦、正憶念般若波羅蜜。
由此可知,天人雖然有福、有大功德,發菩提心後,尚且要聽般若經,受持、讀誦,何況我們凡夫。般若是成佛的根本,如果發了菩提心而不聽般若經,不受持、讀誦、正憶念,菩提心不會增長。
卷二 | 卷三 | 卷四 | 卷五 | 卷六 | 卷七 | 卷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