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

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

楞嚴經宗要──卷五

本來真心絕待,寂湛常恆。只因最初一念不覺而起無明,因此從本覺真心現起阿賴耶識,名為從真起妄,其實是妄不離真。阿賴耶識包括屬於心法的見分與及屬於六塵色法的相分。由心色二法的因緣生起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因而組成宇宙萬法。所謂萬法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,一一都是因緣生法,來無所從,去無所住。其相妄。究其本源乃本覺真心。只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宇宙萬法都是虛妄。我們一出生就接觸外境,所見的、所感受的與其他人都相同,我們就以為是真實。其實是大家的共業相同,所以見亦相同,相同並不表示是真實。

例如有一眾患有嚴重散光的人,他們同時望著台燈,同時都見到燈光只是一團散開的光,大家就以此為燈光的相。其實燈光不是一團散開的光。只因為他們散光,故好像大家同時見到同一團散開的光,實在他們是各有各見。若其中有一人戴上散光眼鏡,就消除了他一個人的散光。以是觀之,眾人所見的一團散光,一點也不真實。

我們的身心及山河大地,都不是真實,都是從真心現出來的。真心不但在我們六根之中,並且是盡虛空、遍法界。所謂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」古人講:「青青翠竹,皆是真如。鬱鬱黃花,無非般若。」「山河及大地,全露法王身。」「情與無情共一體。」就是指我們的妙明真心。所以釋迦佛示真心至此,就轉稱真心為如來藏。

如來藏即是眾生個個都具有的本覺理體,又稱為佛性,又即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。

如,即是真心不變之體。來,指真心隨緣之用。不變常隨緣,隨緣常不變。十八界一一法無不含藏於此,故稱如來藏。

如來藏有三:一.空如來藏。無相,清淨本然,是如來藏不變之體。二.不空如來藏。指如來藏隨緣現一切相。隨染緣有六凡法界,隨淨緣有四聖法界。三.空不空如來藏。若言其有,卻不立一塵,清淨本然。若言其無,卻不捨一法。真空不礙妙有,妙有不礙真空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一,指如來藏不變之體,一切,指如來藏隨緣之用。一即一切,如來藏不變隨緣;一切即一,如來藏隨緣不變。禪宗云:「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?」萬法歸一,是歸於無明。無明從真而起,幻現一切虛妄相。那一歸何處呢?你們自己參一下。

如來藏有四德:常住、妙明、不動、周圓。無去無來故曰常住。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照不二,故曰妙明。本來是無生無滅,故云不動。遍虛空,盡法界,謂之周圓。

當時在座的富樓那尊者,聞佛謂宇宙萬法──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及組成色法的地水火風,一一本如來藏,觸動心疑:

一.如來藏是無為法,清淨本然,應是無相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,一切有為之相?

二.世界有成住壞空,空已復成,成已又再住、壞、空。眾生有生老病死,死後再生,生然後又再老病死。世界及眾生既是如來藏清淨本然,云何更有生滅之相?

三.剛才佛說地水火風皆如來藏,週遍法界。如果地遍法界,不但防礙水的流通,而且障礙虛空,因而失去虛空。又如果水火週遍法界,水火相克,水與火云何可以同時週遍法界?

富樓那真是問得精彩。

第一條問題:「清淨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,諸有為相?」乃因富樓那執著於空如來藏不變之體,未了不空如來藏有隨緣之用。如來藏清淨本然即是一真法界不變的理體,能起隨緣的事相作用,稱為不空如來藏。

如來藏隨緣之用有兩種:一.隨染緣起六凡正報及依報之用。六凡即、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六凡乃正報,其所住的世界是依報。二.隨淨緣起四聖之用。四聖是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。

釋迦佛如何回答富樓那呢?佛言:「性覺必明,妄為明覺。」

我先舉一個例子:譬如明鏡,本來就有鏡光。鏡光不是外來加上的。即鏡即光。鏡與光是一,不是二。鏡光能照見山河大地,山河大地都在鏡光之中現出來。無光,此不是鏡,因為它無照的功能。我們的本覺真心本來就是妙明。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。寂表不變,即是妙;照即是明。本覺寂照靈明,本來就是妙明,非是從外加照明於本覺。無始劫以前無端起了一念,要加照明於本覺。此一念稱為妄動。於是將妙明轉為能照明的無明,以本覺為所照明。有能所對待就不是寂照不二的本覺真心。不是真則成妄。真覺變成妄覺,稱為業相,業即是動的意思。即是說最初一念妄動而起無明,將如來藏靈明真空變成晦昧的頑空。無明力又將本有的智光轉為能見的見分,以業相為所見。而業相只不過晦昧的頑空,一法都未成,無一物可見。但是見分一定要有所見。猶如一個人不動目睛,瞪著晴朗的天空,瞪久眼花,見到大大小小的物體滿天飛舞。佛經稱其為空花,即是天空中的花。天空怎會長出花?只是此人眼花。現在見分的情況亦如是。見分以無明業相為所見,而業相只不過是因無明妄動,將如來藏真空變成晦昧頑空,無一物可見。但是見分一定要有所見。於是就現出種種不同的境象,稱為相分,又名境界相。

上來無明業相、能見相、和境界相,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「無明不覺生三細。」都是從真起妄。再由妄心緣相分境界而生起六種較三細為粗的迷相,是為「境界為緣長六粗。」那六種粗相呢?

(一)智相──對於相分所現的境界,不知道是唯心所現,反而執為心外實有,因而生起一種虛妄的智慧去分別染淨,分別愛與不愛,稱為俱生法執,即是第七識。

可能有人會問,剛才說見分緣境界相,現在第七識亦緣境界相,兩者有何分別?答案是見分緣境界相時,但如明鏡現物像,不分別染淨憎愛。第七識緣境,不了達一切境界相都是唯心所現的幻影,執以為心外實有而起分別,屬於分別事識。

(二)相續相──第七識恆審思量,相續不斷。依上來智相分別,於所愛與不愛的境生起樂或苦的覺心,屬於分別法執。

(三)執取相──指第六識周遍計度,執我及我所,名執取相,屬於俱生我執。由我取境,因境牽心,心境和合而成眾生。為六根初起的眾生相。

(四)計名字相──指第六識心不知道萬法唯心,反而分別人我,更立假名言,名為計名字相。屬於分別我執。

(五)起業相──由於六識分別計度而生憎愛取捨,因此而生起貪瞋癡慢疑的種種煩惱,引起身口造一切業,稱為起業相。

(六)業繫苦相──因善惡業而引起生死輪迴,而有依報及正報。眾生身相是業果正報。山河大地及虛空是依報的世界。

世界由地水火風四大而成。四大依無明而有。因為無明不覺生三細,能生與所生互相傾奪而成搖動的風。可知道風大乃因無明不覺,一念妄動的動相而形成。此一念妄心欲想有所見於晦昧的頑空。其奈頑空無一物可見。惟妄心仍然堅固執著要有所見。於是空晦暗中,結暗成色,成為地大堅礙的相。可見地大乃由無明妄心,一念的堅相而成。

地大以金寶為精華。金寶與風大互相摩擦,產生火光,形成火大。火大熱力融金寶成水,形成水大。地水火風四大是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。四大因妄心而有,故云「一切唯心造。」妄心又因無明而有,無明從本覺真心而起。由於最初一念妄動而有無明,首先生起虛空,繼而生起世界,最後生起眾生及業果。世界有成住壞空,眾生有生老病死,業果則彼此償還債務。次第遷流終而復始。世界、眾生、業果皆由本覺真心忽然生起的種種虛妄之法。

富樓那聞佛說至此,立即又起了另一個疑問:「既然從真起妄而有無明,因無明而有世界、眾生、業果。當佛返妄歸真後,何時又會再起無明而有世界、眾生、業果呢?」

大智大悲的世尊用四種比喻來回答──

(一)譬如有一個迷失方向的人,以南方為北方。南方不因其迷失而變成北方。南方仍是南方,北方仍是北方。眾生從真起妄,真不會變成妄。妄是依真而起,不是真能生妄。例如明鏡中的映象是依明鏡而現,非由明鏡生出。此以南為北的迷人若遇善知識指出正確的方向,以後再不會迷失方向。同樣道理,十方佛覺悟之後,永遠不會再起無明。

(二)第二個譬喻是一個眼有翳病的人觀望天空,見到天空中有似花朵形狀的物體。天空本來無花,只是他有翳病的眼睛妄見有花。等於患有飛蚊症的人,無論望向何方,都見到有物體隨其視線而移動。如果眼病治癒,空中花亦隨滅。無論見天空有花或是見空中花已滅,均是妄見。翳眼見空花,花本無生。生既未曾生,滅亦何所滅?所以見生見滅都是妄見。

有翳眼病的人喻有無明之眾生,無明力轉本有的智光成能見的妄見,在真空法性之中見有世界、眾生、業果。無明一滅,萬法皆空。當知萬法本空,不是無明滅才空。正當有無明妄見之時,身心世界何嘗實有?猶如病眼見空花之時,空花當體即空。不需要待病眼癒,空花才滅。空花本來無生,所以無滅。有無明之眾生所見的山河大地尚且非真實有所生,何況如來無明已盡,更不會生起山河大地及一切有為的業果。

上來二喻,指出虛妄法本不存在,非成佛始滅。

(三)第三個例子是真金雜於礦之中。真金表眾生的佛性,沙石礦表煩惱。眾生的佛性雖然雜在煩惱之中,但佛性仍然清淨,本來無變。猶如真金雜在礦中,金質無變。只要開礦煉金,除去沙石,就是純金。純金不會重為礦。表眾生修戒定慧,修德有功,除去無明沙石,佛性現前,永遠不會再起無明。

(四)以燒木成灰為喻。木喻眾生之煩惱生死。灰喻涅槃。火喻般若智。木不會無故成灰,必定經過火燒,表煩惱必需藉般若智斷。斷除了煩惱才可以出生死而証涅槃。証到涅槃更不會再起無明。等於木燒成灰後,不重為木。

上來第三及第四喻,指出修行的重要。有人言:「既然自己本來就有佛性,何須修行?」他們不知道不修般若,無可能去除無明。等於木不經火燒不成灰,金不經提煉,不成為純金。所謂修德有功,性德顯現。轉煩惱為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。成佛之後,一成永成,不會再起無明煩惱,所以不會再起世界業果諸有為法相。

釋迦世尊以不空如來藏解答了富樓那第一及第二個問題:「清淨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及一切有為法的生滅相?」現在答第三個問題:「水火相克,云何可以同時周遍法界?大地乃有障礙之物,虛空則通達無礙。有大地處無虛空。大地與虛空怎可以同時周遍法界?」釋迦佛以空不空如來藏作答。

例如虛空無相,但隨緣而現一切相。隨太陽的緣有光明相,隨風吹的緣有動相。如果有雲,就隨雲的緣有暗相。雨後天晴,就現天朗氣清的相。但虛空不是光明、不是動、不是暗。虛空無相而能隨緣顯現種種相。

虛空比喻如來藏清淨本然不變之體,稱為空如來藏。雖然不變,但有隨緣之用,隨緣幻起地水火風四大之相。所以四大的相是虛妄。因為虛妄,所以無實體。既無實體,當然不會互相防礙,才可真正的稱為四大皆空。

如來藏周遍法界,故地水火風亦周遍法界而互不防礙。當如來藏隨緣起萬法之時,稱為不空如來藏。不空如來藏乃依循眾生之染淨業在不同的時間地點,或者在相同的時間地點而現四大之相。眾生各各業不同,故所見四大亦不同。全因為一切相非真實,乃依各人的業緣而幻有。例如地大,如來藏隨菩薩的淨業現實報莊嚴土;隨凡夫的染業現穢土。又例如,天人見水如琉璃地,可以履之而行。人見水是水,可以飲用。餓鬼見水是火,雖渴莫飲。如來藏不是地水火風,惟隨眾生淨業或惡業之緣幻現地水火風的種種相。似有,但不是真實。若是真實,六道眾生所見的應該相同。既然虛妄不實,當然就不會相克。

又例如,河水中有太陽的倒影。有兩個人同時同地觀水中影,其後一人向東行,一人向西行。向東行者見太陽的倒影隨之而行。向西行之人亦見倒影隨他向西行。太陽的倒影由一變成二。如果說太陽的倒影是一,云何後來又變成二?若謂太陽的倒影是二,何以原先是一?太陽的倒影本來就是虛妄不實。虛妄不實的倒影喻如來藏隨緣所現虛妄不實的地水火風。一人向東行,一人向西行喻眾生各依自己的業,所見的地水火風亦不同。但是眾生就執以為實有。其實地水火風與虛空的相,等於太陽的水影似有非真,根本不存在相克及相防礙的問題。

就是在世間所見的地水火風及虛空都是互相包容。例如電油本屬水大,卻又兼具火大,所以遇火即燃燒,金銀銅鐵屬地大,但又可以燒成液體,變成水大。那是否就失掉金銀銅鐵地大的相呢?不是。當經過風大冷凍之後,又回復金銀銅鐵地大的相。証明地大及水大根本就無一定的相。

又例如在一塊地裡面掘出一呎深的泥土,就有一呎深的虛空。當掘地之時,你不會見到虛空從外而入。當填地時,你亦不會見到虛空從內而出。証明地裡面本來就有虛空。若非如是,那些微小的生物在泥土內就不會有活動的空間。証明虛空與地大,互相包容。

又例如用凍水淋熄火,凍水轉成熱水。火的相轉為熱性存在水裡。等於人的體溫屬火大。火大以暖狀態存在於人身裡。水大又以血液、痰、淚等等的狀態與火大一同存在於人身。只是我們習慣了執著平常所見四大的相,不知道四大的相無一定。無一定即是假,即是虛妄不實。既然四大的相虛妄不實,所以四大不會互相防礙。

富樓那執相迷性。依小乘的法執認為四大不可能互相圓融。他不知道空不空如來藏中,一切法圓融無礙。一為無量、無量為一;小中現大、大中現小。於一毛端現寶王剎,坐微塵裡轉大法輪。此乃大乘圓教的境界,為小乘人所不能領會。

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,是故空如來藏一法都不立,但有隨緣之用。隨各各眾生的業緣而現一切相,稱為不空如來藏。是故不空如來藏不捨一法。如果體用相顯,不滯於空,不落於有,圓融中道,則稱為空不空如來藏。空不空如來藏,若言其有,卻又清淨本然,纖塵不立;若言其空,卻又眾相分明,遇緣普現一切相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,妙有不礙真空。此即我人的本來心。所謂徹法底源,就是指此本來心。一心而圓具三如來藏︰空如來藏、不空如來藏、空不空如來藏。

此一心三藏,即是首楞嚴定,眾生本來具足,乃自性天然本定,只因迷而不覺,所以必須藉奢摩他微密觀照,才可以悟入。

怎樣下手用功呢?佛言:「汝但不隨分別。」不隨分別,是修首楞嚴大定的下手功夫。

能分別者是妄心;所分別的是如幻如化的妄境。妄境依無明而建立,無明依真心而起。如果眾生不隨妄境起分別心,自然就會妄心滅,真心現前。無証而証,無得而得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楞嚴經云:「狂性自歇,歇即菩提。」留意個即字。意謂妄心一熄滅之時,即是菩提心現前之時。恰似浮雲一散開,立即現出太陽一樣。菩提心由歇而現,不是由歇而生。歇即是熄滅之意。菩提心乃眾生本有,不應叫做生。菩提亦不是從外而得。只是一向以來被分別妄想心所遮蔽而不能顯露出來。如果分別心一熄滅,菩提心立即現前。所以不隨分別是修習首楞嚴大定的殊勝法門,是最圓頓的下手功夫。

有些人說:「既然菩提心天然本有,何用修行呢?」「不隨分別」就是無修之修。未做得到,不可以口出狂言。

講修証,就是經題中的修証了義,稱為妙三摩。三摩是印度的譯音,又譯為三摩地,或譯三摩提,中文即是正定之意。依真如正理所起的定,稱為正定。即是三世諸佛所修証的首楞嚴大定。要悟了真心才可以修。以自性定慧莊嚴自性。同一般用六識心所修的定不同,故稱為妙。

修妙三摩,首先要明白兩種決定義。決,即是決擇。定,即是一定,不會改變。義,即是義理。是故名為決定義。

「一」:因地發心必須與果地覺相同。果地覺即不生不滅的佛乘。若以第六識的生滅心為本修因,永不可能求取不生不滅的佛乘,以因果皆不相符。上來七番破妄識,即破生滅的第六識心。

若選擇以不生不滅的真心為因地心,一定能求取不生不滅的佛乘。上來十番顯見即是顯真心,並且指出六根的根性,本就是心性。即是說修妙三摩,一定要捨識用根。

捨識用根乃楞嚴經的宗要。若非捨除第六識,不能修証首楞嚴大定。若非用根性為因地心,亦不能証到佛果。

 

卷一

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