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科技如何發達,人心如何轉變,但在修行上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道理,就是必定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才可以往生極樂淨土。


一心者,最初的一念心如是,現在的一念心如是,當來的一念心亦如是。這便是一心,無有二心。
對境而心堅定,不為境轉,就是不亂。
現在不退心,當來不退心,就是心不顛倒。就可以與不退菩薩為伴侶--自己就是不退菩薩嘛!


修行是在念念中修。念者心念也。如何修?
第一念佛、第二念佛、念念佛,這就是修。
第一念法、第二念法、念念法,這就是修。
第一念觀無常、第二念觀無常、念念觀無常,這也就是修。


業能生煩惱,然煩惱亦能令人作業。煩惱起時不隨煩惱作業,就是真懺悔。
是故無業則無煩惱、無煩惱亦即無業;煩惱與業狼狽為奸。欲想無煩惱就不要作業。
既然不造業的人無煩惱,無煩惱便應悟道,為何他們仍不悟道?因為他們的知見不正。所以一心不亂的人未必可以生淨土,因為還要心不顛倒。
有些念佛得一心不亂的人,認為自己既然得一心不亂,不若留在此世界度眾生,不用到極樂世界去見佛聞法,這就是知見不正,是為心顛倒。


菩薩持三聚淨戒--(一)攝律儀戒,止一切惡。(二)攝善法戒,修一切善。(三)攝眾生戒,度一切眾生--名為菩薩戒。菩薩戒亦即佛戒。
佛者覺也。覺惡即不作一切惡,一切惡空,得真諦。
菩薩覺善則修一切善而不著修善之相。迷人著相修善,覺者離相修善--例如布施時不見有我布施,不見有受施之人,不見有所施之物,名為三輪體空--得俗諦。
菩薩見有生則有滅,有來則有去,有眾生則有佛;覺知無生則無滅,無來則無去,無眾生則無佛。如是覺知,不著有亦不落空,得中道,就是度一切眾生。

 

六祖菩薩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很多人把這句偈誤解了;亦有很多人把這句偈作為自己追逐色聲犬馬的藉口。

金剛經說的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正好與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互相呼應。

覺即覺悟。佛是大圓滿覺;凡夫迷而未覺,迷失在世間法中,執一切世間法是實有。

世間法是「有為法」。「為」者,造作也。因有為的世間法而悟到無為的出世間法,「無為法」就是佛法。故說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是指即有為而悟無為。所謂煩惱即菩提是也。若無煩惱那會有覺的菩提?同樣,若無世間法那會有覺悟的出世間法?故云「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

如何覺?觀一切有為法如夢、如幻化、如泡影、如朝露、亦如閃電光,迅即消逝。因覺而煩惱空,世間法亦空,這才是不離世間覺。

 

有居士請一老和尚講楞嚴經。老和尚問言:「是有字的楞嚴還是無字的楞嚴?」居士愕然,申問道:「何謂無字的楞嚴?」

「打禪七。」

 

能夠有安定的工作,穩定的生活,是一種福報;乃因從前修了一點福。是故在穩定的生活中應當幫助那些生活困逼的人,包括精神上的及物質上的。一來助人為快樂之本,二來亦令自己福上再修福,使福報不斷。可是現在的人卻是飽暖思淫欲,名之為享受人生,其實是造無量的罪業。當福報享盡,罪業現前時,在世上先受花報,如病苦、失財、妻離子散等;死後則受地獄的果報。

 

很多人說當其心情低落時所見的佛像都是愁眉不展似的;當心情愉快時所見的佛像則是笑容滿面。但是我的經驗卻剛好相反。

當遇到煩惱時我會仰望佛陀,求佛力加庇。此時我所見的佛像卻是熙怡微笑,似在細說:「世事無常,何必煩惱覆心。」

當心情開朗時我也喜歡仰望佛陀,謝佛慈恩。此時我所見的佛像卻是微笑中帶點嚴肅,似在提點:「世事無常,當自攝心,無令放逸。」

 

有一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很唏噓的說:『少年時很相信「有志者事竟成」這句話。到了現在快半百歲了,才覺此是騙人之言。』

我說:「此非騙人之言。要成就事業必需要有堅定的意志,但是卻要輔之以福業。無福則障礙多,甚至空辛苦一場。堅定的意志加上福力推動,就如順水行舟一樣,所以有些人是一帆風順。」

 

粗心浮氣不能起觀照。真如之理非粗心浮氣所能領悟。躁動之心如何可見寂靜之理?

 

心不顛倒並不是甚麼高難度的修為,只不過是求生極樂世界的願不退。

 

明心見性之人是在理上修行;未明心見性的人則於事上修。事上修仍然有一個我在;理上修則無我。事上修是有所得心;理上修是無所得心。例如布施,悟道的人布施時無布施之法可得,三輪體空。(無能布施的我,無受施的人,無所施之物。)未悟道以前總是不能離相布施──有我能布施,有受施的人,有所施之物,有布施之法可得。

 

見境莫著境,著境則心動,一動就有生滅,生滅就是生死的此岸。

例如,我們於見色聞香時若著了色聲,心則動,一動便有生滅的煩惱。有煩惱便會造罪,造了罪便要受果報。受報之時是生,報盡是滅。是故果報的生滅乃因業力的生滅;業力的生滅源於煩惱的生滅;煩惱的生滅皆由起心動念的生滅;起心動念皆因著境,所以見境莫著境。

若見境離境,離即不著。離境則心不動;心不動則無生滅煩惱;無生滅則無生死。是故生滅心是生死的因;生死是生滅心的果。

 

離境而生心是般若心;即境而生心是分別心。離分別心而生境是波羅密的彼岸;即分別心而生境是生死的此岸。

是故即凡夫心就是凡夫的境;即佛的般若心就是佛的境,就是諸法的實相,是波羅密的彼岸。

 

能觀境的是心,所觀的境亦是心。因為境不離心,離心就無境。是故心字兼備能所。修行人必定要能所心滅,方言到家。

 

古人云:「青青翠竹皆是真如,鬱鬱黃花無非般若。」為甚麼有些人見黃花不見般若?因為有「我」見黃花。有我相在,般若便不會現前。又因為有法執,認為黃花是真,不了諸法從緣生,緣生則無實性。既執黃花為實有,法執蓋覆般若,是故不見般若。

 

「佛於寂滅道場,成等正覺。」甚麼是寂滅道場?寂滅道場在何處?

道場者,佛心是也。寂滅者,生滅滅已,寂滅現前。只有不動如如、無有生滅的心才能成等正覺。佛以金剛般若慧斷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後,佛心如如,不生不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故云「佛於寂滅道場,成等正覺」。

 

初念佛時是有念而念──有能念的我,有所念的佛,故名有念而念;亦名事持。

念至純熟時,試觀一下能念的心──能念的心無有形相,故能念心空。又觀一下所念的佛號──所念的佛號亦了不可得,不可得亦是空,故佛號亦空。心空佛亦空,心佛一如,能所雙亡。無能念、無所念,此屬無念。

若住於無念亦是有念,此非真無念。所謂「有佛處,不得住。無佛處,急走過。」不住於有亦不落於空,有無俱遣,此乃真無念。即此「真無念」便是菩提念,亦名實相念佛。

其實即無念時便是念菩提,故云「無念而念,念即無念。」此乃由事持而達理持。念佛至此,無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証,屬理一心不亂。

 

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