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波羅蜜---卷

(六)般若波羅蜜

大智度論云:「諸法甚深者,般若波羅蜜是。」令我們斷煩惱、了生死、成佛度眾生的,是般若波羅蜜。般若出生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,所以般若是三世佛母。般若經云:「摩訶般若波羅蜜,能生諸佛,能攝持菩薩。」

釋迦世尊初成佛的時候說:「我應該供養、恭敬、尊重、讚歎令我成佛的法,亦應該依止法而住。」甚麼法呢?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。

看,大聖世尊、法中之王,尚且要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摩訶般若波羅蜜,依止摩訶般若波羅蜜而住,何況我們縛地凡夫,更加要恭敬供養、尊重讚歎摩訶般若波羅蜜,更加要依止摩訶般若波羅蜜而住。

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文,摩訶譯曰大,般若曰智慧,波羅蜜曰到彼岸。全句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。

為甚麼六波羅蜜之中,前五波羅蜜無摩訶兩字,只有第六的般若波羅蜜才加上摩訶兩字呢?

菩薩修行,必定要証得佛的智慧才可以成佛,佛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。佛智在六凡四聖來說,是最尊、最上、最第一。菩薩修智慧,希望能夠到佛的彼岸,未到彼岸之前的智慧叫做般若波羅蜜,到了彼岸之後,般若波羅蜜就變為一切種智。一切種智是果,般若智是因,果大、因亦大,所以般若波羅蜜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,即是大智慧到佛的彼岸。

聲聞人的智慧是小智慧,不能夠到佛的彼岸,大智慧可以過五百由旬到寶所,小智慧只可以過三百由旬,中止化城,不能夠到佛道彼岸。維摩經云:「聲聞人的福如牛跡,他們的智慧就好似螢火蟲的光。」更何況我們凡夫的世智辯聰。所謂聰明不敵生死,乾慧豈免輪迴。般若經云:「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一日所修智慧,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。」所以在般若波羅蜜加上摩訶兩字,以表示勝過小乘人的智慧及凡夫的世智辯聰。

又,六波羅蜜之中,前五波羅蜜都要般若來引導才可以到涅槃的彼岸,所以六波羅蜜之中,以般若最大。譬如盲眼的人,若無人引導,不能夠到達目的地;前五波羅蜜若無般若領導,不能夠到彼岸,若不能達彼岸,不名波羅蜜。

布施時,以有所得心行布施,只名布施,不名布施波羅蜜。若果以無所得心布施,才名布施波羅蜜。無所得心,就是般若。

著相持戒,起分別心,分別這個人有罪,那個人無罪,憎有罪,愛無罪,有瞋愛煩惱,不能到彼岸,所以不名戒波羅蜜。如果以平等心持戒,觀有罪無罪,心無憎愛,如是持戒,才名戒波羅蜜。

菩薩修生忍、法忍,以般若智觀眾生空、法亦空,得無生法忍,入菩薩位,為法王之子,從忍辱而到彼岸,是為忍辱波羅蜜。

菩薩精進用功,不覺得有能精進的我、所精進的法,能所兩亡,証實相般若。如果你覺得自己精進,你就會覺得很辛苦,日子很難過。例如,你從昂平步行往寶林寺,如果你每一步都覺得自己在步行,你會行得好辛苦,覺得行了這麼久也未到達。如果你步行的時候一心念佛,不覺得自己在步行,你會覺得一剎那間就到達目的地。

菩薩坐禪,在禪定的一心之中,以禪定為體,從體起用,以般若為用,寂而常照,觀諸法的實相,照見五蘊皆空,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才名禪波羅蜜。如果不起觀照般若,只名為枯坐,又名冷水泡石頭,坐到驢年也不得悟,只可以叫作禪,不名禪波羅蜜。若果著了禪味,生在禪天,更不能名為禪波羅蜜。

既然般若是前五波羅蜜的首領,所以般若稱為大。

世尊在般若會上說:「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我等所尊,此是諸佛法印。」如果你未得般若即是未得諸佛的心印,佛不為你授記作佛,得到般若即是得到佛的心印,佛就為你授記,所以般若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。

般若是梵文,為甚麼不翻譯成中文呢?古人翻譯佛經,有五不翻,其中之一就是尊重不翻。如果把般若譯曰智慧,世間人就會把般若與世智辯聰混淆。其實般若跟世智辯聰不同,世人的所謂智慧只是世間聰明,佛法上的智慧包含覺性,覺、即是菩提,所以六祖菩薩稱般若為菩提般若。

般若能夠斷煩惱、了生死、成佛道,世間智慧有時還會增加煩惱,聰明不敵生死,乾慧豈免輪迴。般若地位尊重,單是智慧這一個名詞,不能夠表達般若的尊貴重要,所以不翻譯成中文,仍然保留般若的音義,以表示尊重。

般若分文字般若,觀照般若,實相般若和方便般若。佛所講的三藏十二部經,祖師的論,都是文字般若。從文字起觀照,名之為觀照般若;禪宗的疑情亦是觀照般若。從觀照般若破見思惑,証實相般若。從實相般若起用,以種種法度種種眾生,名叫方便般若。其實方便般若又可以名為文字般若,因為一切言說都屬於文字。

念阿彌陀佛,是文字般若,念至忽然有一天,無數的煩惱被逼了出來,你千萬不要驚慌,這是文字般若得力之故。再繼續念,直至煩惱被降伏了,是為事相上的一心不亂,但仍然是文字般若。再念,煩惱空、佛號亦空,名為理相上的一心不亂。這時,觀照般若現前來,以觀照般若起觀,見到自性光明無量、不生不滅,就是實相般若。

簡言之,念阿彌陀佛是文字般若,念至心不顛倒,是觀照般若,生極樂世界,花開見佛悟無生忍,是實相般若。所以念佛法門亦不離般若。

禪宗的提話頭是文字般若,起疑情是觀照般若,照見五蘊皆空,破見思惑,見法身,就是實相般若。所謂歸元性無二,方便有多門,無量的方便法門都是引領我們返本歸元,見實相般若,到實相的彼岸。

甚麼是般若呢?

空,就是般若。所謂空,是指一切法空,講空而又著空,就不是一切法空,因為空亦是法的一種,空亦空,才名一切法空。著了空,即心內還有一法,心仍未空,見不到般若。般若無所從來、亦無所去,一切處求之可不得,不可得就是般若,若果有所得,不稱為般若。

般若不著六塵之境,所以般若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、不來不去。般若是不可破不可壞,所以般若又名真實、或名實相、或名實智慧。在實智慧裡,心無所著,不著三界,所以能夠出三界、了生死。

我們千萬不要著名相,名相就是妄想,離名相即離妄想。妄想離、心清淨、般若現前,從般若起觀照,見到如如之理,才是究竟。

若在名相裡分別測度,是謂千年鑽故紙,何日出頭來。思量測度不能夠見般若,所謂「假使滿世間,皆如舍利弗,盡思共度量,不能測佛智。」何況凡夫以有為的知見,覓無為的般若,根本無可能得到,因為有為與無為根本不相應,學道是學無為之道。

龐居士見到僧眾坐禪,有所感而說了一首偈:「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。」心空,是無為法。不思善、不思惡,心即空;正與麼時,起觀照般若,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就是心空及第歸。

若不起觀照般若,就會著一切法,即是心有所住。著善法則住三善道,著惡法則住三惡道,因此有六道輪迴。法華經云:「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。」是指見到罪福的實相,罪福的實相亦即是空相。我們見罪福只不過見到罪福的虛妄相,但見不到罪福的實性,因為我們未見性。

禪宗講明自本心、見自本性,明心即是明白自己的真心,見性即見到自己的真如佛性。心清淨,心就明,在清淨心中起觀照般若,照見五蘊皆空,五蘊空時,罪福亦空,生死亦了。所以,般若是從清淨心生。妄心滅,一念未生以前的自性,就是般若。

禪是般若的體、般若乃禪的用,體用一如就是佛心。只不過在修行上有前有後,在名相上分禪分智、分定分慧。

二乘人定多慧少,體用不是一如,所以不見佛性;菩薩慧多定少,體用不是一如,亦不能見佛性。惟有諸佛,定慧均等,體用一如。法華經云:「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。」所以佛說法的時候,先以定動,後以智拔。就是先以首楞嚴大定,動搖眾生的無明煩惱,再以智慧,拔去眾生的無始無明。

我們每個人都圓滿具足般若,與佛一樣,無異無別,所以說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」只不過被妄想執著所覆,心不明,般若不現前。所以釋迦世尊說:「奇哉奇哉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皆因妄想執著,不能自証,若離妄想執著,則無師智,自然智,一切智現前,與佛無異無別。」無師智、自然智、一切智,就是般若。唯有外息諸緣,內心無喘,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,在清淨心中起觀照,實相般若即現前。

所以,不是在我們的妄想執著之外有一般若待你去求,般若是在我們的妄想執著之內,見到妄想執著也就見到般若。凡夫見不到自己的妄想執著,又怎會見到般若呢?若果見到自己的妄想執著,一見即覺。覺妄想、妄想空;覺執著、執著空。所謂覺即菩提,把妄想執著一轉過來就是菩提般若。

古人說:「從門而入,不是家珍。」從外而來的不是家傳之寶,家傳之寶是世代相傳。般若不是從外而來,般若是我們本有,只不過被妄想執著所覆,所以見不到般若,若去除妄想執著,般若智即現前。

從眼見到、從耳聽到、從記憶中來、博古通今,都是從外而來,叫做從門而入。從門而入不是家珍,是世智辯驄、是名相妄想,不是般若。唯有摒息諸緣、內心無喘、心如牆壁,可以入道,可以得般若。

如果一切時、一切處,念念無妄想執著,就即是念念空、念念修般若。所以我們要留意自己的念。禪宗一法,要你參話頭,就是要你保持正念,不見了話頭就是失去覺照,亦即是失了觀照般若。話頭一提,無念現前,寂而常照、照而常寂、寂照不二、體用一如,你就成佛作祖去。古人講:「惺惺寂寂是,惺惺妄想非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
般若能夠出生三世佛,若果毀謗般若亦即是毀謗三世佛,若果讚歎般若亦即是讚歎三世佛。般若經云:「閻浮提人受持般若波羅蜜,隨所住時,佛寶不滅、法寶不滅、僧寶亦住不滅。」若果我們想三寶住世,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受持般若波羅蜜經。

般若經又說:「隨爾所時,般若波羅蜜在世者,當知爾所時有佛在世說法。」我們如果想有佛住世說法,就一定要令般若波羅蜜住世;般若波羅蜜住世多久,佛則住世說法多久。

般若會上,世尊咐囑阿難尊者說:「阿難,汝莫忘莫失,莫作最後斷種人。」所以,我們大家要恭敬、供養、尊重、讚歎、讀誦、受持摩訶般若波羅蜜,使到摩訶般若波羅蜜不會斷絕,亦即是佛寶、法寶、和僧寶不會斷絕。

在我們中國,最通行的般若經莫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,其次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,兩本經都是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,譯得非常之流暢。心經卻又是般若經之精髓,持之更是不難。

六度總結

上來所講的六波羅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古人講:「後後勝於前前。」即是說:布施不及持戒,持戒不及忍辱,忍辱不及精進,精進不及禪定,禪定不及般若。所以六波羅蜜之中,亦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。

六波羅蜜是菩薩道,甚麼是菩薩呢?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。為甚麼要發菩提心?為了續佛慧命、為了度一切眾生煩惱習氣、為了令一切眾生離苦,所以要發菩提心。如果想報答佛恩,就算你布施億萬家財,都不能夠報答佛恩的千萬分之一,惟有你發菩提心,才可以報答佛恩。

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成敗之數都可以知道,初發心菩薩功德究竟有多大,沒有辦法知道。因為一切功德業、無上菩提果,都是由於初發心而來。如來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四無礙智、十八不共法、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,都是植於初發心。所以初發心菩薩的功德不可測量。

華嚴經云:「只要你一發菩提心,天人都在空中向你散花,十方佛都稱揚讚歎,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在一切法中最為第一,極為尊貴,能利益一切眾生。」

阿羅漢及辟支佛雖然已經証得無漏,是一切眾生的福田,任何眾生供養羅漢和辟支佛都會得福,但是十方佛都不貴重他們。因為他們不發菩提心,自己不願意成佛,又不願意度眾生成佛,斷了佛種、法種、和僧種,所以十方佛都不貴重他們。

菩薩雖然未証無漏,未斷煩惱,只要一開始發無上道心,發心之後,雖然還未有所作為,但是已經為一切佛之所貴重。因為只要你發心之後,漸漸修六波羅蜜,見實相般若,得無生忍,入菩薩位,直至得一切種智,就能夠度無量眾生成佛,令到佛種、法種、和僧種不會斷絕。所以大乘經中處處讚菩薩的福德勝過二乘人。

菩薩雖然未斷無明,但說法之聲勝過聲聞辟支佛。

所以我們應該發無上菩提心,亦即是發成佛度眾生的心,使到佛種、法種、和僧種不會斷絕。但是發心之後,不是口講無行,應該修行六波羅蜜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這是我今次講六波羅蜜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