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波羅蜜多心經---卷六

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。

這一句是承接上文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而來,因是之故,真如心不會著色,著色即有色,有色則有生有滅、有垢有淨、有增有減;不著色即無色,無色則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。

無受想行識----受想行識,指我們的妄心,妄心剎那生剎那滅,念念都不可得,即此不可得就是真心,所以真心內無受想行識。

snow-1.JPG (17131 bytes)昔日,慧可大師半夜跪在雪地上,摩達祖師慈悲憐憫他,開口問他:「你跪在那裡做甚麼?」慧可答:「我來求法。」祖師說: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,苦行難行,然後才得到,豈可以輕心慢心而得耶?」

慧可被祖師訓誨了一頓後,覺得自己的確是未夠恭敬心,於是拔出一把刀,把自己的左臂斬下來,呈在祖師面前,表示捨身求道,為法亡軀。祖師見到就讚歎:「古人為法亡軀,捨身求道,你今日在我面前斷臂,求道亦可。」即時賜他一個名字,叫做「慧可」。

慧可又再問:「諸佛妙理,可得聞乎?」祖師謂: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。」

文字,是由思惟心而出,非關文字,即非關思惟,要心行處滅,言語道斷,才可以跟諸佛的妙理相契合。

但是慧可聽了之後,尚未悟道,因為他求法的心未空,還有一個求法的心在。而且,當時慧可斷臂後,未免感覺痛苦,所以慧可就求達摩祖師:「我心未寧,請祖師為我安心。」即是說,我求法的心願尚未滿。慧可當時的心,就像我們想得到一件東西,但是又得不到,心就不安寧。

達摩祖師即時答道:「將心來,與汝安!」即是說,你能夠把你的心拿出來,我就幫你安心;又或是,你能夠指出你的心在何處,我亦可以為你安心。

那時,慧可就開始覓心,覓,即尋找的意思。其實不是覓心,是回光返照,返觀自心。過了一段時間,慧可說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達摩祖師云:「與汝安心境。」你的心已安了啦。

snow.JPG (13602 bytes)慧可最初所覓的是妄心,妄心因外境而有,本無實體,而且妄心是剎那生、剎那滅,念念都不可得,所以妄心了不可得。了不可得的是甚麼呢?佛法不是斷滅,妄心一空,真心就現前,不可得而得的,就是真如心。所以達摩祖師說:「與汝安心境。」你的真如心已經現出來了。

說到這堙A我又想起我自己親身體驗的一次經歷,雖然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,但是因為這一次的經歷,令我終生受用無窮,所以,就籍這個機會,說出來跟大家分享。

在我準備出家的前半年,遇到很多很復雜的是是非非,心內有點不舒服,於是就隨口講了一句說話:「這些事情,令我退心。」當時我們的師父一老和尚聽到,立即問我:「你的心退到那一處?你告訴我。」我被他老人家這樣一問,當下無開口處,即時像喝了一杯甘露水般,全身清涼。這一杯甘露水,直到現在還未喝完,而且喝之不盡。所以,我今次很誠意的把這杯甘露水拿出來,跟大家分享。不過我要講清楚,我還未開悟。

所以,如果你不知道妄心從何而來、落於何處,你就不能夠降服塵勞煩惱,有塵勞煩惱就有生死。生死因塵勞煩惱而來,塵勞煩惱因分別計度的妄心而有,若果你知道妄心所在之處,你就可以降服塵勞煩惱,所謂釜底抽薪。那麼妄心在那裡呀?你自己觀一下。

可能有人問,那正念又是甚麼呢?

無論你參禪或念佛,一念未生以前,那就是正念。正念現前,不能夠講有,不能夠講無,不能夠講生,不能夠講滅。講有講無,講生講滅,就是動,一動就失去正念。

正念不是有心,亦不是無心,正念不是一個思想,若果有思惟分別,這個不是正念,是妄想,要善惡都莫思量,自然得入清淨心體。不可以用思量心,若果用思量心,禪師一定用香板打你,是打你的思量心。

所以,若果禪師問你:「如何是佛?」你一開口,他就打你,因為你用思惟心答復他,他當然打你,所以開口就打。你不開口,又打。不開口,你著了空,所以禪師又打你;不讓你開口,又不讓你不開口。思惟答,他又打,思惟不答,他又打。

禪宗一法,有時用棒,有時又用喝,大喝一聲,你就不落思惟。所以六祖的「不思善、不思惡」,與達摩祖師的「心如牆壁,可以悟道。」與及歷代祖師的大喝一聲,或是一棒打下去,都是同一個道理,都是要你不落思惟。如果你用思量心,任你多劫修行,都不能夠悟道。

三祖僧璨信心銘云:「至道無難,惟嫌揀擇。」揀擇,是指我們的思惟心。「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」思量心盡,就是清淨心,是故空中無受想行識。

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
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。

眼耳鼻舌身意,稱為六根。根,即能夠生長的意思,因為六根對六塵就生起六識,所以稱為六根。色聲香味觸法,稱為六塵,因為色聲香味觸法,好像塵沙一樣,遮蔽了我們的心性,所以叫做六塵。

六根對六塵,就生起六識。識,即是能夠分別了知的意思。例如眼根對色塵,立即生起眼識,知道是色塵,眼根只負責見,他不去了別,是由眼識了別色塵的境。

耳根對聲塵,立即生起耳識,知道是聲音。我們的耳根,只負責聽聲音而不去了別,是由耳識了別聲塵的境,再由第六的意識去分別好醜、計度取捨,於是煩惱執著,就由此而起。

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,稱為前五識,意識,稱為第六識。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各有界限,所以叫做十八界。佛法所講的十八界,已經括盡宇宙間的萬事萬物,宇宙間一切的事物,不會超越這十八界。

六塵屬於外的色法,六識,屬於心法,眼耳鼻舌身此五根,是屬於內的色法,第六的意根,又是屬於心法,稱為第七識。色法與心法和合,就是眾生,所以十八界即是眾生。

迷的時候是眾生,悟的時候見法身;迷的時候有十八界,悟的時候,十八界空。

所謂十八界空,是不是一無所有呢?

所謂十八界空即是轉識成智,轉前五識--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為成所作智,能夠分身十方世界,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業,所以稱為成所作智。轉第六的意識為妙觀察智,可以鑒機說法。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;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,能夠圓明普照十方世界,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,一一都在你的真心內顯現出來。

昔日,有一位梵志,手執鮮花來供養釋迦世尊,世尊說:「放下著。」梵志把左手的花放在地上,世尊又說:「放下著。」梵志又把右手的花放下,世尊再說:「放下著。」梵志覺得很奇怪,就請問世尊:「我兩隻手上的花都已放下,請問世尊,還要我放下甚麼呢?」

世尊說:「我要你內、放下六根,外、放下六塵,中間、放下六識,十八界一齊放下,放到無可放之處,就是你的安身立命處。」梵志聽了之後,即時悟道。

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。

這一段文,是破辟支佛的法執。

辟支佛有兩種,一種名叫緣覺,另一種名叫獨覺。出有佛世,依佛所說的十二因緣修觀而了生死,稱為緣覺。如果出無佛世,雖然無佛住世說法,但是因為過去世在佛法之中所植的善根很深厚,今世見到花開花落而悟道,就名為獨覺,所以獨覺不同外道。

從前有一位國王,他在春天百花開的時候,帶同一班宮女到郊外遊玩,疲倦時,就在樹下睡著了。那些宮女繼續遊玩的遊玩,採花的採花,到國王一醒來的時候,見到剛才百花盛放的情形,現在一轉,變成花落凋零,即時悟到世事無常,証了辟支佛果,從空中飛了去。

所以無論獨覺或緣覺,都名叫辟支佛。辟支佛不懂說法,只懂得用神通度人。

我們平常說辟支佛所修的觀,是觀十二因緣。因,即是親因,例如有無明的因,必定有行,所以叫做親因。緣,即是助緣,由無明助成作業,由業的緣助成我們有生死。十二因緣法又名十二支,觀十二因緣,可以出生死,証辟支佛果。

甚麼是十二因緣呢?

(一)無明----無明即不明白宇宙間的真理,不明白自己的佛性,不明白諸法的實相,是為無明。

(二)行----有無明的因緣就造業,造業就是行。業行有有三種:就是善行、惡行和不動行。一切行為都不超出這三種。殺盜淫妄是惡行,修五戒十善是善行,四禪八定是不動行。無論善行、惡行或不動行,都因無明而來,所以無明緣行,行則緣識。

(三)識----就是第八阿賴耶識,又名含藏識。你造的究竟是善業、惡業或是不動業,就算你很秘密地去進行,阿賴那識都把這些善業、惡業和不動業含藏起來,將來我們就隨著這些業的種子而受果報,所以有行就有識。將來又是由阿賴耶識去投胎。佛教不講靈魂,只講阿賴耶識,又或者稱為識神。若果修不動業的,就生在梵天,善業生在人天,惡業的生在三惡道。

(四)名色----若在人道投胎,父精母血和合就名為色,自己的識神名心。不過,這個心只有其名而沒有作用,所以就稱為名。心色和合,稱為名色。

(五)六入----名色七日一變,在母胎漸漸長大,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為何在十二因緣稱六根為六入呢?因為六根攝入六塵,眼、甚麼都不入,只入色;耳、甚麼都不入,只入聲;鼻,只入香,即是一切氣味;身,只覺觸;意,只是知道法塵,所以叫六入。

(六)觸----出世之後與世界接觸,就叫做觸,所以六入緣觸,觸又緣受。

(七)受----六根對六塵,就有感受,順境生樂受,逆境生苦受,如果不是逆不是順,就生不苦不樂受。

(八)愛----有受就有愛,樂受生愛,苦受就不愛,有愛就有取,所以愛就緣取。

(九)取----取即是執取,若果合理而取,就是善業;若果不合理而取,就是惡業。無論善業或惡業,都是有漏,會漏落生死,所以取就緣有。

(十)有----有即是有生死,所以有緣生。

(十一)生----生善道或者惡道,有生,必定有老死,所以

(十二)老死。

這就是十二因緣,又名十二鉤鎖,即是說這十二種因緣法,好像鉤鎖一般,相連不斷的意思。

其實十二因緣法包含三世因果,由過去世無明和行的業因,就有今世的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和受的果。又因為有受,所以引起愛、取、有,今世的愛、取、有,就成為下一世的業因,就有下一生的果,下一生的果,就是生和老死。

人,就是隨著十二因緣不停的流轉生死,由上一生流轉到今生,又由今生流轉到下一生,名叫流轉門。亦可以說,眾生就是十二因緣,十二因緣即是眾生。

十二因緣可不可以斷呢?可以。無明滅則行滅則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滅,名為還滅門。

原來十二因緣可以斷,生死可以了,輪迴可以出。

一念未生以前,就是本來的心,一念已生之後,就是無明。這個本來心從無始以來,根本未曾動過一個念,所以真心內無無明。

既然無無明,就不需要去斷盡無明,所以說: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。」。

有無明才有老死,既然無無明的因,當然無老死的果。那麼,既無老死,是否就有老死盡的涅槃呢?

老死尚且不可得,何來有老死盡的涅槃呢?此一段文是破辟支佛的十二因緣法,使他們能夠回小向大。

無苦集滅道。

這一句是破聲聞人的四諦法。聞佛說法的聲音而悟道的小乘人,稱為聲聞人。諦,即是真實的意思,無論有佛無佛,苦集滅道此四種真理,都是不會改變的。這四種真理,亦不是由佛製造出來,佛只不過覺悟到這四種真理,然後以過來人的身份向我們解釋。又因為修四諦法,可以令眾生轉凡入聖,証阿羅漢果,所以又叫做四聖諦。

甚麼是四聖諦呢?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。

(一)苦諦----一說到苦,大家的體驗一定很深刻。無常就是苦,所以我們的一生,不離開這個苦字。苦分三苦、八苦、無量的苦。三苦是苦苦、壞苦及行苦。貧病交逼,苦上加苦,名為苦苦;快樂時光消失叫做壞苦;不苦不樂,行蘊遷流,名叫行苦。

八苦就是生老病死苦,愛別離苦(愛得重,苦就更重,愛得輕,苦就輕,無愛就無苦),還有怨憎會苦(冤家路窄,碰口碰面都是對頭人,真是苦);還有求不得苦(本來得不到的,你不去求就沒有苦,但偏偏你又要去求,但是又求而不得,那就是求不得苦); 還有五陰熾盛苦(五蘊無常,身心苦惱集合於一身,好像火燒一樣,名為五陰熾盛苦)。

苦必有因,苦由那堥茠漫O?苦的因,就叫做集諦。所以:

(二)集諦----集是見惑和思惑,有惑就有業,有業就有苦,所以惑是苦的因。甚麼是見惑呢?

第一、被我見所惑,執著五蘊的身心為我,又叫做我執。我執,是一切煩惱的根源,如果我們能夠減少一點我執,煩惱也隨著減少,就不會那麼苦。

第二、被有無、斷常,這兩種見所惑,叫做邊見。

第三、被邪見所惑。撥無因果,就是邪見。

第四、被見取見所惑,例如執著某一種境界,又或者我們用功的時候,見到光、見到花,這些境界不但不能夠令你了生死,反而令你生起驕慢心而更加入生死,有生死就必定有苦。

第五、被戒禁取見所惑,即信奉外道的禁忌和戒法。

除了見惑之外,還有思惑。思即是思惟。一思惟,貪心就起;一思惟,越想越憤怒,瞋心就起;一思惟,越想越糊塗,愚痴心又起;一思惟,越想越驕慢;一思惟,越想越懷疑。貪瞋痴慢疑,都是從思惟心而來,由思惟心起貪瞋痴慢疑,由貪瞋痴慢疑驅使我們造殺、盜、淫、妄的業,就招無量的苦。

那麼,苦,可不可以滅呢?可以,等於火可以滅,所以第三,是滅諦。

(三)滅諦----滅,即是出世的涅槃。出世的涅槃,人人都可以証,若果想証滅諦的涅槃,就必定要修道,所以,

(四)道諦。

苦集二諦,屬世間的因果,集是因,苦是果。滅道二諦,屬出世間的因果,道是因,滅是果。世尊想眾生離生死苦,所以講苦集二諦,世尊想眾生得涅槃樂,所以講滅道二諦。

釋迦世尊最初成道說法,現千丈盧舍那身,為十地菩薩講華嚴經,凡夫之人則「有眼不見舍那身,有耳不聞圓頓教」,於是釋迦世尊在鹿野苑,為阿若憍陳如五比丘,三轉十二行法輪,所講的,都是四聖諦。

甚麼叫做三轉十二行法輪呢?

第一、示相轉:一切法的相是很微妙,眾生不知道,佛是過來人,所以佛指示出:

此是苦,逼迫性----一切眾生不知道甚麼是苦,苦像火一般,逼迫人的身心。例如在夏天,給太陽的熱力一逼迫,全身都是汗,是身的苦;心堶惘釩雃h的煩惱,一個跟著一個,解脫不了,被煩惱逼迫,是屬於心苦。所以說,此是苦,逼迫性。

此是集,招感性----集是見感和思惑,由惑招苦。苦不是自來的,是眾生自己招來的。猶如蜜蜂,牠們不會自己飛來,你沾一點糖就會招蜜蜂飛來。糖,就招蜜蜂而來,見思二惑,就招生老病死苦而來。所以說,此是集招感性。

此是滅,可証性----滅即是涅槃。涅槃無三苦、八苦,只有常樂我淨。任何人都可以証涅槃。所以涅槃是可証性。

此是道可修性----道,指戒定慧的道、三十七道品的道,出世的道,人人都可以修,修一分得一分,修十分得十分。

第二、勸修轉:世尊指示了法相之後,就勸眾生修行,世尊說:

此是苦,汝應知----佛說我們應該要知道苦。其實在這世界上,有多少人知道甚麼是苦,就是現在在苦中的人,都不知這是苦,如果知道是苦,這人就有智慧,就會去修行。

此是集,汝應斷----集是煩惱,煩惱可以斷,一刀兩斷。所以煩惱起時,你不要猶疑,一刀兩斷,一下子就要斷,如果猶猶疑疑,煩惱永不能斷。要捨就立即捨,要斷就立即斷。如何斷?覺性可以助你斷。覺性從那堥?從觀照的功夫而來。

此是滅,汝應証----佛說我們應該要離開生死苦,証常樂我淨的涅槃,享受清淨的法樂。

此是道,汝應修----要斷煩惱,必定要提高我們的覺性,要提高覺性,就必須要修道,我們應該修戒定慧的道、修三十七道品的道。

第三、作証轉:釋迦世尊勸眾生修行之後,就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做証明:

此是苦,我已知,不用更知----知道苦,就會離苦,離了苦,就不需要再去知道苦。

此是集,我已斷,不用更斷----斷了煩惱即無煩惱,則不須要再去斷煩惱。

在這堙A我或許順帶提出一個問題,因為有好些人曾經問:「成了佛之後,會不會再淪為眾生?」

這個問題,不只我們會問,就是佛在世的時候,有菩薩和聲聞人亦都曾經請問佛。在圓覺經堙A金剛藏菩薩曾經提出這個問題,在楞嚴會上,富樓那尊者又曾經因這個問題而請教世尊。

世尊對不同根機,當然答案的深淺程度都不同,但是世尊所舉的例子之中,有一個是相同。世尊說:「譬如金在陘坐丑A經過火的鍛煉,偌N會熔在火中,金則越煉越純,純金煉成之後,永遠都不會還原成陛C

世間法的金,尚且如此,何況出世間的佛果菩提。

金代表佛性,陞N表無明,火乃智慧火。無明被般若的智慧火一燒就盡,佛性越煉越純,到最後,無明去盡,純一的佛性全體現前、即成佛,成佛之後,永遠不會再起無明煩惱,所以永遠不會再淪為眾生。

此是滅,我已証,不用更証----未到香港,就要到,到了香港,就不需要再到。未証涅槃,就要証,証了涅槃,就不需要再講証。

此是道,我已修,不用更修----修道是為了証涅槃,現在已經証了涅槃,所以不需要再修道。

以上的示相轉、勸修轉、作証轉,三個轉都是轉四諦法,所以叫做三轉十二行法輪。維摩經云:「三轉法輪於大千,其輪本來常清淨,天人得道此為証,三寶於是現世間。」佛是佛寶,四諦法是法寶,阿若憍陳如五比丘出家得道,是僧寶,三寶就在這個時候,開始出現世間。

此四諦法除了佛以外,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,如果不是聽到佛說,都不知道有四聖諦,又怎樣懂得轉四諦的法輪呢?辟支佛雖然悟了道,但是他們不懂說法,只懂現神通。

有苦,我們就希望藉著修道來滅苦,所謂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。但是在清淨的自性心內,無見思二惑,即是無苦的因;無苦因即無苦果,則不需要慕滅、修道,所以說無苦集滅道。

世尊慈悲心切,希望聲聞人能夠回小向大,所以指示出,在實相堶情A實實在在無苦集滅道這四諦法。